在孤独中慢慢沉淀自己

来自: 姽婳小术2018-02-23 14:46

奥利维埃罗兰说:一个作家应该是孤独的。


对于孤独的定义,百度给的解释是: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,而非客观状态。既然不是客观状态,必然离不开个人因素。那么对于作家而言,孤独为什么是应该的呢?


罗兰随后解释到:孤独其实不算是一种选择,而像是一种必然。比如普鲁斯特,您知道的,他很入世,他投身于他那个时代的生活、艺术圈,甚至社交圈。但是一旦开始写作,他就自我剥离、自我孤立了(包括身体上)。应该成为选择甚至成为一种道德的,是拒绝,拒绝一切约定俗成、一切主导的观念和潮流。“强音,你得不到我的声音”,亨利·米肖写道——我不知道米肖的作品是否有被翻成中文;这里的强音,是时代的声音。作家像特工:他可以和别人一起生活,扎在人堆里,看起来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,但他有另外一种生活,他真正的生活,在那里头他是不一样的,也是孤独的。


佛经中释迦牟尼割肉以饲饿鹰,萨波达王问他:“刚才你割损自己的筋肉,痛彻入骨,难道没有丝毫悔意?”释迦牟尼回答:“我无一念悔恨之意。”


罗陀国有三名太子,在园中嬉戏时偶遇一母虎,刚产下七只小虎,却无食物,将死之身。大太子波纳罗说:“此虎唯食新热血肉。”释迦牟尼割肉以饲饿鹰在前,见此情形,谁能舍了肉身给老虎吃?大太子波纳罗说:“一切难舍,不过己身。”二太子说:“以贪惜故,于此身命,不能放舍!”三太子萨埵那看了看老虎,说:“我今舍身,时已到矣......”三位太子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者说内心所想,大太子唯身难舍,不愿舍身,二太子附和身不能放舍,只有三太子叹息到时已到矣。如果将三位太子比作三种人,那么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人属于前两种人。难舍己身,并不一定简单说是怕死。人心中难免有很多难以割舍的东西,这些难以割舍的东西最终变成情感,人有七情六欲便难以舍身,况有毅然“舍身饲虎”者更是寥寥无几。


萨埵那非常平静地说,我今天舍身,是自己时间到了。不怨天不由人,只说是时间到。就像你计划好要去一个地方,到点了,该出发了。蒋勋在书中这样描写到:“时间的停格仿佛大地的六种震动,萨埵那肉身背后是石绿色和赭红的起伏山川。时间与空间混沌渺茫,赤裸的肉身自无数无边无量劫来,要在此时此地与自己相认了”。这里蒋勋用“仿佛大地的六种震动”来描写萨埵那“舍身饲虎”。佛家有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时,大地有六种变化的震动。六种震动,分别为:动、起、涌、震、吼、击(也有七情六欲一说)。佛证悟时,山河都为之发出六种震动,用六种震动来描写萨埵那舍身饲虎,可见其功德不下于释迦牟尼割肉饲饿鹰。


然,这样的人,实属罕见。在我看来抛弃身体,并不是很难,难的是能抛弃世俗万物。当你能真的抛弃七情六欲、世间万事万物,身体于你来说,也就没什么了。佛教讲的是世间万事万物虚妄不实,顿悟成佛就要放下一切,没有了七情六欲,一心向佛者,精神上必是孤独的。能像萨埵那当机立断舍身者,想必也是一个孤独的人。


蒋勋在《孤独六讲》中提到:“孤独是一种沉淀,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。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。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,杂质一定存在,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,但可以让它沉淀,杂质沉淀之后。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,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、非常冷静。”


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家沉淀后的清明。孤独,或者说是孤独感,是作家沉潜的内心情绪,它产生于自身与宇宙与他人及自身的矛盾冲突中 ;它赋予孤独美的作品其内容的深刻性,使那些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,都承载着一颗孤独的灵魂。


马克思说:“封建制度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,是精神的动物世界。”中国现代作家挣脱了“精神的动物世界”,将思绪剥离,用最深刻的孤独感,走出蒙昧、脱离浅薄,感受生的恐惧与短暂,同时也感受生的从容与美好。

夜读书
爱上作者,爱上书!
下载 Android 版客户端

鲁ICP备05043764号-3